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源:本站  时间:2010-03-23 00:00:00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跃华)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是因为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提醒人民要认识到水资源对促进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联合国确定的2010年“世界水日”主题是“清洁用水、健康世界”。我国2010年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水资源管理工作经验,面对新形势,理清新思路,切实把水资源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一、水资源管理工作稳步加强
  近几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结合我市实际,先后修订了《郑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和《郑州市节约用水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了《计划用水考核管理制度》等10多项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水利立法五年规划,其中《郑州市生态水系管理办法》已列入市政府2010年立法项目。全面实施了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计划用水指标核定以及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等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实践区域总量控制、微观定额管理的计划用水管理新模式,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水资源规划体系基本建立。组织编制完成了《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郑州市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功能区划》、《郑州市城市抗旱应急供水预案》、《郑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规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资源规划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树立了141个示范典型单位,补助建设了158项各类节水工程。目前,我市节水工程项目的总设计节水能力达1.2亿m3以上,实现年节水8900万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5.6%,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了30.36 m3,万元GDP耗水量下降到了40.5 m3,大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下降到了158公升,这些节水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水资源调控能力明显提高。2008年,投资6008万元完成了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实现了向东风渠、贾鲁河、贾鲁支河、索须河的供水目标。2009年,投资3.06亿元建设了生态水系输水工程,目前已具备向金水河、熊耳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等河道输水条件。这两大输水工程的完工,将彻底结束我市市区河道长期以来有河无水、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提升我市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实现生态水系水通、水清的目标。
  水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完成了水功能区划,核定了水域纳污能力,强化了各项保护措施。一是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从2009年开始,安排资金每年四次对全市30个水功能区、三次对52个入河排污口进行集中监测。二是对尖岗水库等四个水源地进行水质动态监测和监控,设置了隔离围网、警示标志,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三是采取了一系列封停自备井措施。2005年以来,共封停自备井160眼。四是进一步强化城区自备井安全用水监督检查力度。安排市卫生局、水务局联合对206个水样进行了水质检测,检测合格率为98.5%。五是投资1500万元建设郑州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为水资源的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六是坚持把擅自建设地下水取水工程和取用地下水行为作为经常性集中排查和查处的重点,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各项水事活动。
  二、切实转变水资源管理工作思路
  当前,我市正处于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三化两型”城市的重要时期,要应对和改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形势日趋紧张的局面,必须切实转变水资源管理工作思路。
  着力在管理理念上向需水管理转变。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两条途径。供水管理,是通过对水资源供给方的管理,提高供水能力,满足水资源需求;需水管理,是通过对水资源需求方的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对于稀缺资源,采取需求管理来实现供需平衡,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平均为46.04%,浅层地下水平均开采率为67.42%,开发潜力有限。根据郑州市中长期水供需分析,即使南水北调通水后,由于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市的水供需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因此,不能走传统的以需定供的老路,必须加快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着力在规划思路上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无论是综合规划还是专业规划,都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切实转变规划编制思路,把节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统筹城乡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着力在保护举措上向事前预防转变。水资源污染后被迫治理、生态系统破坏后被动修复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举措,健全预防水污染和防止水生态破坏的监管制度,加强预警和防控,防患于未然。
  着力在开发方式上向有序开发转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优化配置,慎重决策,科学确定开发目标和开发规模,优化功能布局,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着力在用水模式上向高效利用转变。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倡导文明用水方式,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合理开源的用水模式,增强全社会用水、节水自律意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
  着力在管理手段上向综合管理转变。要把水资源管理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纳入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统一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三、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8m3,是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属于典型的水源型和水质型并存的缺水地区。而且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将更加突出。我市的市情和水情决定着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总量控制制度,切实搞好水资源配置。一要落实《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要以需水管理为核心,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监督检查,使规划的基础导向作用和刚性约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要实行严格的取用水管理。全面推行取水总量控制,不断完善以定额管理为核心的计划用水管理制度。三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在搞好初始水权分配的基础上,加快水权转让制度建设,推进计划用水指标水权转让。四要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要通过水资源论证坚决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五要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健全调度机制和手段,保障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尽快编制完成《郑州市生态水系运行调度方案》,全面提升生态水系运行调度水平。
  提升用水效率效益,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实施《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逐步建立节约用水的保证机制、财政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一要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健全节水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严格考核监督,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二要强力实施节水“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三要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灌区创建活动。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以每年创建20个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灌区为目标,以点带面,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四要注重节水技术推广,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产品。五要完成城市自备水源消毒杀菌试点、郑煤集团超化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等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项目。结合井灌节水改造和农田节水改造,在中牟、新郑探索农业节水灌溉新路子。六要进一步加大计划用水管理力度,实施重点突破,力争2010年计划用水管理率达到85%以上。
  完善水功能区管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落实《郑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管理。二要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强化入河排污总量的监控。继续组织好30个水功能区和52个主要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三要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对不符合生态用水指标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取水许可。四要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加大郑州市区自备水源的压采力度,三年内全部封停郑州市区除有特殊水质要求的双水源用户的自备水井。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进我市城市规划区内自备水源与公共供水水源置换。
  探索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要进一步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建立“一龙管水、合力治水”的管理体制,统筹城乡水资源,统筹水源地建设、防洪、取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工作,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水事秩序。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过去直接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逐步转移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水域管理,建立涉水项目审查、审批责任制,严格审查、审批涉水项目。要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涉水法规,规范行政行为,重点加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节水管理、入河排污口审批等制度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水资源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建立统筹协调、组织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要根据各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谋划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带动水资源管理工作向纵深拓展。
  水资源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举措,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努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保障郑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